• 在线咨询|联系我们
首页 自考 成考 远程 电大
自考介绍| 自考公告| 自考专业| 考试时间| 自考查询| 实践考核| 自考毕业| 自考真题| 自考问答| 自考串讲|

2016年自考4729大学语文经典复习资料1

发布日期:2016-05-20

寡 人 之 于 国 也
一、作者简介
1.孟子,战国,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。
2.主张:施仁政、行王道;倡导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的民本思想;反对暴政虐民,反对掠夺战争;重视后天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。
  例:先秦诸子中,提出“民贵君轻”思想的09.4
3.散文风格:善于采用“欲擒故纵(请君入彀)”的论辩手法,并以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。文章中有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,富于感情色彩,使其论说具有难以阻挡的气势。
  例题:下列作家擅长运用“欲擒故纵,引君入彀”论辩风格的是( )A、孟子B、庄子 C、韩非子D、老子
 4. 《孟子》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,本文出自《 孟 子 ? 梁 惠 王 上 》
二、疑难词句
  1.邻国之民不加少。(加:更加)
  2.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(走:跑)
  3.直不百步耳。(直:只)
  4.数罟不入洿池。(数:细密)
  5.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(王:动词,王天下,即以仁政统治天下)12.1
  6.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(罪:归罪 岁:一年的收成 斯:这样)
  7.谨庠序之教。 (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)
  8.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涂有饿莩而不知发。 (彘:猪;检:约束,制止; 发:发放。) 12.4、11.7
9.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。(衣:穿)11.4
三、作品阅读分析
1.文体:对话形式展开的议论文。
  小结:以对话方式展开的文章: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《秋水》《前赤壁赋》《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》
2.主旨:阐述了孟子的王道理想,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。揭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不平和阶级对立。
  中心论点:阐述“以民为本”的王道思想(核心:以民为本)
3.结构特点:以“民不加多”和如何“使民加多”为线索展开论说(两个论题)。
  例题:《寡人之于国也》的论说线索是(  )
  A.小恩小惠不是王道    B.民何以才能够加多  
  C.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  D.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
  贯穿《寡人之于国也》始终的论题是()A.民何以才能加多B.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.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D.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 09.10
4、具体内容:1)初步措施(实行王道的标志):使民“养生丧死无憾”(发展农业、渔业、林业生产)
2)根本措施: (1)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;(划分宅基);
(2)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;(发展家畜殖);
(3)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;(重视农耕);
(4)谨庠序之教(注重教育)。
3)正确态度:王无罪岁(主旨:强调治理国家要检讨主观原因,不要推卸责任)
5.说理特点:(1)说理艺术:抑扬兼施、循循善诱。
(2)善用比喻(善于类比)指出文中的比喻,说明其比喻意义,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说理的特点。
? A. “ 以五十步笑百步 ” 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。  
? B.人死则曰“非我也岁也 ” 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,曰 : “ 非我也,兵也。 ” 揭露统治者把 “涂有饿莩 ”归罪于年成好的观点 。 
  小结:善用比喻说理的文章: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《秋水》《论毅力》《吃饭》
6.论证方法:  (1)类比论证:“五十步笑百步”;“刺人而杀之曰:‘非我也,兵也’”
(2)对比论证:“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涂有饿殍而不知发”08.4;08.7
(3)主要论证方法:归纳法     (4)演绎法、例证法
7.认知文中的排比句,说明其表达作用——增强了文章的雄辩气势
8.成语:五十步笑百步
秋水      出处《庄子》外篇。
一、作者简介 
 1. 庄子,是老子后道家的主要代表,称“老庄”。
 2.主张:主张:顺应自然,提倡无为而无不为。他承认事物的相对性,但又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别。批判“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;诸侯之门,而仁义存焉”的黑暗现实,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虚伪。蔑视富贵利禄,拒绝和统治阶级合作。
    例题:先秦诸子中,激烈抨击“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”的黑暗现实的是(   )    A、孔子    B、孟子    C、庄子    D、荀子
 3.散文特点:想象丰富、笔调恣肆,词藻瑰丽,多采用寓言形式,富有浪漫色彩。
二、疑难词句 
1.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(时:按季节)11.10 
2.东面而望,不见水端。(东面:面朝东;东:动词,向东)
3.望洋向若而叹。 (望洋:仰视的样子)
4.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。 (少:小看,以……为少,动词;轻:轻视,以……为轻,动词)
5.尾闾泄之,不知何时已而不虚。(已:停止;虚:虚空)11.4
6.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。(以:因为; 自多:自夸;多:自负)
7.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,我之谓也。(听到各种道理,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,这就是说的我呀。)
8.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…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(现在我看你难以穷尽……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)11.7

 9.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?(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?)
  10.拘于虚也。 (虚:居住的地方)
11.仁人之所忧,任士之所劳,尽此矣。(任士:指以天下为已任的贤能人士)12.4 
三、作品阅读分析
1.文体特色:以寓言方式说理(作者虚构了河伯和海若两个神话人物)、以对话方式展开的议论文。
   小结:善用寓言说理的文章:《秋水》《种树郭橐驼传》
2.中心论点:“宇宙无限,人的认识有限”。
   小结:《秋水》《容忍与自由》《我的世界观》《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》 
3.分论点: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、时间、后天教育的限制。
  例:在《秋水》中起到深化中心论点作用的分论点有(  )
  A.人的认识会受到时间的限制   B.宇宙无限,人的认识有限     C.人的认识会受到空间的限制    
  D.人的认识会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     E.儒家思想是有限的
4.论证方法:类比论证(善于类比);归纳法;例证法;演绎法;对比法
   A.为了阐发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,列举“四海之在天地”“中国之在海内”“人卒九州”等等事物,用的是归纳法 。
   B.“礨空之在大海”“稊米之在大仓”用的是类比法。 
   C.演绎法:大前提是无限的宇宙中的人的认识十分有限;小前提是孔孟是人,所以说孔孟之道是既少又轻。 
   D.庄子用五帝、三王、仁人、任士、伯夷、仲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,用的是例证法。
   E.例题:下列《秋水》中的论据,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(  BC  )
A.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         B.吾在天地之间,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 
C.号物之数谓之万,人处一焉    D.五帝之所连,三王之所争      E.伯夷辞之以为名,仲尼语之以为博(08、10)
5.说理特点: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。
(1)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。(整体构思特点:虚构寓言故事)
(2) 文章开头采用景物描写。(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和海若在思想上的不同认识境界,形象的渲染了主旨。)
例题:《秋水》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,其主要寓意是C、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   D、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
(3) 善于援譬设喻(善用比喻或者善于类比)。所用比喻连类而及,层见叠出。
例题:在《秋水》中,庄子用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”作比喻来说明(  )   D.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
6.修辞:比喻、排比与反诘手法的运用。
(1)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(也是排比句)
(2)吾在天地之间,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,方存乎见少,又奚以自多?(也是反诘句)
(3)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,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?(也是反诘句)
(4)计中国之在海内,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?(也是反诘句)
(5)此其比万物也,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?(也是反诘句) 
7.成语:
    例题:下列成语中,从庄子的《秋水》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(  B、望洋兴叹    E、井底之蛙 (09.7)
 阅读庄子《秋水》中的一段文字(07.4) 
      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,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?计中国之在海内,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?号物之数谓之万,人处一焉;人卒九州,谷食之所生,舟车之所通,人处一焉;此其比万物也,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?
  请回答:   A.庄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?     宇宙无限,人的认识有限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B.这里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?    例证法、类比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.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?    反诘、比喻
阅读《秋水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问题五帝之所连,三王之所争,仁人之所忧,任士之所劳,尽此矣。伯夷辞之以为名,仲尼语之以为博,此其自多也,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?
   A.庄子嘲讽伯夷、仲尼“自多”所依据的理念是什么?   宇宙无限,人的认识有限  
   B.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?  例证法、演泽法
   C.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?  (09.10)     排比、反诘、对偶
五代史伶官传序
一、作者简介
《五代史》:是唐王朝灭亡之后,宋王朝建立之前的五个朝代的连续更迭: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。《五代史》就是记录这五个朝代更迭的历史。 
作者:欧阳修,北宋著名文学家,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。主张文章应“明道”、“致用”、“事信”、“言文”,反对追求形式上的靡丽文风。
教材中提到的其他居士 : 东坡居士(苏轼, 宋)、青莲居士(李白,唐) 、香山居士(白居易,唐) 、莲蓬居士(李煜,五代 )、易安居士( 李清照, 宋 )
   例:下列文章作者属于宋代的有 (   )(07.7)
A.《种树郭橐驼传》B.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》C.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D.《马伶传》E.《西湖七月半》

报名方法

1:网上预报名+现场确认,现场确认将再次核对报名信息

2:请携带身份证原件(或者复印件)及一寸彩照。

3:在现场填写新生报名表格

4:未进行现场确认考生,预报名作废!

最新发布深圳自学考试热门信息
  • 2022年深圳自考专业一览表
  • 2022年1月深圳自考报名报考通知
  • 2022年深圳自考考试时间和使用书籍通知
  • 2022年深圳自学考试开考课程使用教材版本
  • 2022年1月深圳自考专业课程考试时间
  • 2022年4月深圳自考专业课程考试时间
  • 2022年10月深圳自考各专业开考课程考试时间
  • 广州自考不考数学的有什么专业?
  • 定位地址: 宝安区| 龙岗区| 龙华区

    关于我们| 深圳继续教育招生网| 电脑端| 返回首页

    粤ICP备12025274号
    本网站为深圳继教整理发布广东成人学历信息资讯平台,
    仅供考生参考浏览,具体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为主!

    返回深圳继教首页 首页 在线报名 深圳继教在线报名 报名 深圳继教在线咨询 咨询 深圳自考专业 专业